经过一段时间的传闻和猜测,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终于正式宣布联手创建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(简称“通班”)。这一消息令人惊讶,因为北大和清华一直以来都是竞争对手,这次却携手合作,共同打造最强联合plus!
在清华大学110周年庆典上,北京大学校长郝平郑重宣布:北大和清华将联手建立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,由朱松纯教授领衔。据悉,北大通班春季班已经正式开课,共招收26名学生;清华通班招生工作也已启动,主要面向自动化系招生。
那么,通班究竟有何独特之处?与之前的北大“图灵班”和“机器人工程”本科专业相比,通班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AGI(通用人工智能)的基础研究,以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为培养理念。这意味着通班不仅要涵盖人工智能的六大领域,还要涉猎人文社科、音乐美术等人文教育,让学生全面了解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。
通班的培养方案包括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核心课程,以及7门人工智能核心课程、4门交叉创新课程、3门实习实践课程和一系列前沿选修课程。本学期,通班已开设“人工智能初级研讨班”和“人工智能引论”小班习题课,下学期还将新增“理论物理”、“人工智能系统实践”和“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”等课程。
北大通班从元培学院招录学生,而清华则选择在自动化系大类招生。官方解释称,选择自动化系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交叉领域,与电子、医学、制造等领域密切相关,这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范式非常契合。此外,清华自动化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具备雄厚的研究基础,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机器人等方面。
通班的另一个亮点是朱松纯教授的加盟。朱松纯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,曾在布朗大学、斯坦福大学工作和任教,并在UCLA取得终身教职。他在计算机视觉、认知科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,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。
为了培养AI人才,北大和清华都早已行动起来。北京大学早在2002年就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,并于2017年成立图灵班。2019年,北大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。清华大学则通过姚班、智班和智能产业研究院(AIR)等项目的建立,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在朱松纯教授的带领下,北大通班和清华通班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。相信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,通班将为国家AI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!
东莞卓信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25 Inc. 网站地图 粤ICP备2023071032号-4